台政師三校學生聯合呼籲 促請立院盡速訂定《新聞議價法》 納入新聞基金支持優質內容
【新聞稿由台大新聞所、政大傳播所提供】
「我們還想說真話,但這樣的產業環境,還撐得住嗎?」
台灣新聞業面臨存亡危機,大型科技平台如Google與Meta免費拿取新聞內容,賺走流量與廣告收益。媒體收入下跌,為了求生存而不得不仰賴業配及政府標案支撐營運,使新聞獨立性與公共性受損。
今年6月台大新聞所師生以「平台借過」頻道上傳2部影片表達訴求。今天來自台大新聞所、政大傳院、師大大傳三校學生們聯合發聲,在立法院委員會即將審查《新聞議價法》之際,呼籲政府應正視台灣新聞產業正面臨的系統性危機。在平台演算法壟斷資訊流通、媒體財務困境日益嚴重的今日,新聞不僅逐漸失去原有的專業與深度,也威脅著民主社會的根基。
台大新聞所黃家安說,媒體業正在失去信任和影響力。許多新聞愈來愈難以辨別業配與否,這是由於科技平台的壟斷,讓新聞業失去獨立收入來源,為了生存而必須接下業配新聞,為了流量而寫出釣魚文章。
黃家安認為,需要立即通過新聞議價法,讓新聞有價。同時成立新聞基金,要求跨國平台撥出一部分廣告收入,交給獨立機關監管,支持為公共利益服務的優質新聞和好媒體。他強調,平台壟斷廣告收益,造成台灣新聞媒體弱化,是不合理且需要立即立法改善的。
輔大新聞系同學郭思嫺表示,Google和Meta等跨國數位平台長期免費使用媒體產製內容,藉此吸引用戶壟斷廣告收入與投放技術。收益往平台集中,新聞業難以經營。因此媒體為了生存便透過削減預算、縮編人力、製作大量釣魚農場文章回應,讓記者無法有足夠資源和時間寫新聞、做報導,新聞品質下滑。
郭思嫺提到,制定《新聞議價法》強制跨國平台付費使用新聞內容,能保障媒體有穩定財源,繼續製作具備獨立性和專業性的報導。同時,立法也應該納入「新聞基金」,由於小型、獨立媒體產製內容較不多,在數位平台上露出的版面少,難以與之協商抗衡。新聞基金便是用來支持優質且原創的新聞內容,讓小型媒體在基金的支持下,同樣能維持生計、穩定運作。新聞議價法與新聞基金「雙軌制」,能確保大小型新聞機構不再依賴於平台,同時改善媒體從業人員的勞動條件。
政大新聞系同學程心指出,新聞工作者不只是事實的傳遞者、政府的監督者,更是社會不公義的揭發者。媒體作為第四權,讓新聞能監督有權有勢者,為正義發聲,是民主制度能健全運作的重要根基。但如今媒體環境惡化,新聞業為了運營必須捨棄新聞專業和品質,不得不向財團、政商靠攏成為傳聲筒,而民主基石也逐漸被侵蝕。
程心強調,記者們需要好的新聞環境。讓新聞工作者能專心做好新聞,不用為了生計而妥協。原創內容能獲得應有報酬,不再被平台免費剝削。新聞的公利性得以延續,繼續守護台灣民主價值。
師大大傳所同學詹蕙瑜說:「愈接近畢業愈能感受到,新聞業的現實與我當初所懷抱理想,有不小的落差。」她認為,即使新聞人有熱情卻難以撐下去,因為記者這份工作是低薪、高壓、缺乏制度保障的。
詹蕙瑜強調,平台設計演算法讓愈誇張極端的內容愈容易被傳播,真正花費時間與專業投入的調查報導、地方議題、公共關懷,反而被邊緣化,社會大眾難以看見,記者們費盡心思產製的內容也無法發揮其價值。詹蕙瑜說,傳播科系畢業後願意成為記者的人愈變愈少,若是政府能立法通過《新聞議價法》與新聞基金,健全媒體環境。才能讓更多青年在職涯選擇時,更無後顧之憂地選擇踏入新聞產業。
新聞傳播系所學生共同呼籲,立法者能聽見青年們的聲音,立即制定《新聞議價法》並納入新聞基金。確保媒體有穩定財源維持運作,保障新聞獨立性和原創性守護台灣民主,也讓未來有更多青年和學生們願意投入新聞行業。
口號
新聞生力軍,反對平台壟斷
朝野三黨,立即立法
納入新聞基金,支持原創內容(保障小型媒體)
媒體聯絡人
台大新聞所 楊佳臻 0952200490 vivian250040@gmail.com
政大傳播所 鄧芯怡 0970726383 michellethenxy02@gmail.com